Search


【 #過去24小時 2015-11-14 巴黎】
  
二戰之後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 #過去24小時 2015-11-14 巴黎】
  
二戰之後,法國最嚴峻的危機時刻。
  
巴黎襲擊事件,目前已知至少120人死亡,200人受傷(其中80人傷勢嚴重)。法國目前全國發布緊急狀況,除了軍隊入駐首都外,邊境封鎖、警察全面停休、巴黎目前大眾交通運輸全面暫停運作,超過2,200名巴黎目擊的市民也徹夜接受筆錄調查,以求釐清事發經過。
  
在事發之後,法國總統歐蘭德也取消了原訂參與、舉辦於土耳其伊斯坦堡的G20峰會;而原訂於本月30號舉行於巴黎的「2015年氣候變遷會議」,目前還未受影響。
  
與此同時,過去的這一夜,緊急命令加上恐懼氣氛,也激起巴黎網友們的互助勇氣。網路上,大量的巴黎居民自動地在所在位置打下了 #PorteOuverte (開門) ,願意敞開自家大門、收容受影響、無處可去的所有巴黎人,共同度過這一個煎熬的夜。
  
一夜之後,破曉的清晨,11月14日,巴黎的各大報頭版如下(從左至右):
  
《解放報》:巴黎大屠殺
《隊報》:恐慌驚駭
《今日報》:恐怖份子在巴黎大開殺戒
《阿登人報》:巴黎大屠殺
《費加羅報》:戰爭在巴黎
《北方之聲報》:驚恐巴黎
《尼斯早報》:恐慌驚駭
《巴黎人報》:這一回,是戰爭
  
*著名的《世界報》週六提早出版,似乎因而並沒有將1113襲擊事件列入處理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轉角國際》將「國際事件」解構成點、線、面,三種衡量向度:「點」,是傳統想像中的「國際新聞」,回應彼地所發生的種種即時大事;「線」則延伸於點,藉由新聞來解讀宏觀的世界局象;「面」,才是所謂的「國際觀」,除了掌握訊息脈動外,對於我們身處的世界,也能具備獨立思考、提出自我觀點的能力。 點、線、面,三者串連,《轉角國際》期望能拉起那條「線」—在新聞之後,拉起脈絡;在趨勢之前,集結觀點。 比起展示「國際觀的高度」,我們更希望《轉角》的轉動能「碾平」眼下國際報導的種種資訊門檻,與讀者們一同尋找那塊屬於自己的「國際視角」——至少至少,我們端出來的不會是冷門毒藥。 這裡是udn,我們是《轉角國際》。
作一扇看懂世界的窗。
View all posts